20世纪60年代,西方舞蹈艺术开始逐步追求身体的回归和自我意识的传达,单一的肢体语汇已经不足以满足情感宣泄和意境营造,于是人们开始借助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探索和挖掘数字化视觉信息与舞蹈表演之间的各种适配性,“互动舞蹈”由此孕育而生。在现代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先锋艺术家们纷纷投身于“互动舞蹈”的尝鲜和创编中,创意舞蹈作品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新媒体舞蹈起步尚晚,LED大屏的***运用促进了国内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在数字化影像的支撑下,多年的央视春晚打造了叹为观止的视觉呈现,从多媒体舞美烘托的舞蹈《蝶恋花》到人屏互动舞蹈《除夕的传说》,再到全息幻影成像歌舞《蜀绣》,近两年国内“互动舞蹈”势如破竹,层见叠出,也为传统中国舞蹈的现代化复兴打开了一条通路。
而外在形式就是人们可以具体感知到物质形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舞蹈语言。舞蹈是一门融入视觉、听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综合性艺术,不通过形式是无法欣赏到内容,创作一个舞蹈作品如果不考虑其形式美也是不能提高舞蹈作品的。二、形式美——舞蹈追求的高境界舞蹈是一种特殊的人体动作形式的造型艺术,在舞蹈的创作整个过程中都是要以创造独特的舞蹈形式为目的,舞蹈艺术的独特性决定了形式美在舞蹈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舞蹈《珊瑚舞》和《蛇舞》是20世纪50年代从舞剧《鱼美人》中单独提炼出来的舞蹈,为什么这两个舞蹈能脱离舞剧进行表演,并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就在于这两个舞蹈外部形式的独特魅力,《蛇舞》中演员双臂与身体的曲线运动、《珊瑚舞》各种造型组合起来的奇妙空间效果都是舞蹈外部形式美的典范,这种美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舞蹈美,甚至要比具有文学内容的舞蹈更能给人以冲击感和震撼感——一种纯粹的舞蹈美。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一味的强调纯的形式美,在舞蹈中是不能忽略了其他任何一种表现手段,更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造成喧宾夺主或纯粹的**,只追求表面华丽而忽视其思想内涵,我们“强调形式美是为了更大限度地发挥舞蹈美的功能,提高舞蹈艺术品格。
兰州慈爱实验艺术职业学校是兰州市教育局于2008年9月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民办艺术类中等职业艺术学校,学校开设以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四年制中国舞表演及武舞表演专业,创办舞蹈“宏志班”。现拥有一支来自甘肃省民族歌舞团、甘肃省歌舞剧院、兰州歌舞剧院、甘肃省话剧院等各大艺术院团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及**团队。2021年,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新增设民族音乐与舞蹈、播音与节目主持、社会文化艺术专业,面向社会招生。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